鄭曉華:談書法的原創性
學書法,最高目標是進入藝術原創———形成充分個性化的藝術語言體系,自成一家,F在,好多人都在談原創。我認為,通向藝術高峰的必由之路是“不原創”。要原創成功,必須先不原創!安辉瓌摗笔菍σ延兴囆g經典的敬畏和對已存在藝術規律的潛心研究和領悟,從而達到對藝術本體價值的最高層次體驗和對藝術規律的通達把握。有了這樣規規矩矩的“不原創”作基礎,你能做到“不會原創”了,你的原創能力就有了。就是說,在我們目前的教育體系和觀念下,在我們沒有建立起科學的書法藝術教學體系之前,傳統的教學只能通過經典尋找技術,在傳統基礎上創新,通過臨摹經典來實現掌握規律。這是學書法的不二法門。在這樣的一個傳統的教育模式下,對你的要求就是絕對的“不原創”。因為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,技術的掌握只有一個通道,就是經典作品。所以,必須是忠忠實實地“不原創”然后再到原創。即使我們順利地實現了教育的科學化,在學習訓練基本技術之前,也談不上原創;炯夹g不掌握,怎么可以原創呢?所以,無論是傳統的模式,還是改進后的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,對于一個藝術家的成長來說,在其基本的技......詳細
鄭曉華書法收藏:13813985236
接續中國文人的翰墨傳統 鄭曉華
文學是書法之母,也是書法之魂 文學和書法,按現代學科分類,分屬兩個不同領域:一個屬語言藝術,一個屬視覺造型藝術。但是在歷史上,它們有非常密切的關系。追本溯源,我們幾乎可以這樣認定:文學是書法之母,也是書法之魂。唐代著名書法理論家張懷瓘在他的書論名篇《書議》中指出:“昔仲尼修書,始自堯舜。堯舜王天下,煥乎有文章。文章發揮,書道尚矣!痹凇段淖终摗分,他又一次作了類似闡述,說:“闡《典》《墳》之大猷,成國家之盛業者,莫近乎書。其后能者加之以玄妙,故有翰墨之道生焉!睍嬲Z言的形成,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。為了更好地展示、表達、傳播思想,早期的文化精英在文化實踐過程中注意到了書寫的“時空方式”對“目的實現”的巨大影響力,及“書寫”形式在“直白達意”之外巨大的美學可塑空間。他們因其勢而用之,創造了中國人獨有的以漢字為載體的抽象表現藝術——書法。應該說,這在世界藝術史上是非常獨特的,是中國對世界藝術發展的一個貢獻。......詳細